-
2021-09-01 《烙印天使》项目发起至2021年7月31日进展披露
亲爱的大病患者守护者:
您好,感恩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您的守护下,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重获健康。愿这些患者能远离病魔的折磨,能时刻充满爱与希望。烙印天使项目截止2021年7月31日时间募集金额51151100元,资助人数1093。
感谢爱心满满的您关注烙印天使的孩子们,烧伤、烫伤给了他们满身的伤痕,但您们的爱,却给了这些不敢走出家门的孩子们希望,您们的每一分钱都会让他们减少一份痛苦,弹力衣面罩下的脸庞终将绽放美丽。
希望好心的您可以一直关注烙印天使项目,感谢大家能够加入“烙印天使”月捐队伍,让每个月都有好事发生。
-
2022-08-30 《烙印天使》项目2021.8-2022.6项目进展
一、项目整体进展
亲爱的大病患者守护者:
您好,感恩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您的守护下,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重获健康。愿这些患者能远离病魔的折磨,能时刻充满爱与希望。
烙印天使项目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增烧烫伤求助15人,募集善款1012791.64元,2021年全年合计使用善1641344.03元(直接或委托其他组织资助给受益人的款物1,492,989.61 元),2022年1月-6月资助烧烫伤患者19人次,329888.39元。
二、项目故事
病房中的甜蜜生日礼物
“把治疗费留给妈妈跟妹妹吧,你们要好起来,我在天堂保护你们!”李东(化名)说,大女儿走得太匆忙,没有留下一句话。但他知道这一定是女儿的心里话。我们的家因为大女儿的离开已经支离破碎,不能再没有妻子和小女儿了,就算再难我也把她们救活,陪着她们,养着她们,让她们的生活里还能有机会看到快乐。
2020年2月15日,对于李东(化名)来说终身难忘。为了方便取暖,李东(化名)与妻子曹寸粉和三个孩子搬到了60平米的套屋居住,平日用环保煤生炉子取暖。2月15日中午,李东(化名)夫妻与两个女儿在屋中午睡,大儿子去里院奶奶屋写作业。
“着火啦,着火啦……”午间的平静被李东(化名)的尖叫划破。望着冒着浓烟、火苗的套屋,跑出来的李东(化名)清醒了过来,他猛然想起妻子和两个女儿还在屋里。而此时,套屋已成一片火海,火苗犹如一条条火舌想要吞噬房间每一个角落,翻滚的浓烟直达上空。李东(化名)与赶来的邻居几次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两个女儿。
面对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的母女三人,李东(化名)不忍直视,心痛无比,欲哭无泪,他恍惚觉得自己还在梦中,期盼一觉醒来后,家还是那个幸福的家……
急救车的鸣响声把李东(化名)拉回了现实。母女三人被紧急送完武安仁慈医院,经诊断,妈妈烧伤面积达70%,10岁的大女儿烧伤面积达95%,5岁的小钰(化名)(化名)烧伤面积达90%,母女三人属于特大面积烧伤,并且烧伤创面度深,已住进重症监护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虽然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把人们隔离家中,但病毒却无法隔离大爱,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1万多次的转发,捐赠,同时村里,乡里,企业,合计筹款40多万,涓涓爱心汇集成了大爱之河,每个人都想帮助这个烧伤家庭渡过难关。
由于烧伤严重,妈妈和小女儿,经历了十余次手术,终于渐渐的走出了病房,回到了家里,只是长期的抗瘢痕、康复治疗,仍然费用高昂,2022年这次小钰(化名)来的了医院,没想到已经很久没和外人接触的孩子,接收到了一份快乐的生日礼物,这份甜蜜的美好祝愿,让她露出了久违的快乐,也打开了她的心扉,也许你们给的只是一个笑容,一个简单的礼物,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无限的动力和支持,盼小钰(化名)一家早日走出这痛苦的泥潭,祝小钰(化名)未来可以快乐成长。
附:项目评估报告
-
2022-10-09 《烙印天使》项目2022.7-2022.9项目进展
一、项目整体进展
亲爱的大病患者守护者:
您好,感恩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您的守护下,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重获健康。愿这些患者能远离病魔的折磨,能时刻充满爱与希望。烙印天使项目2022年7月-2022年9月新增烧烫伤患者求助5人,资助烧烫伤患者19人(数据含往年、往期救助人员),实际收入、支出数据在项目阶段性报告中披露。
二、项目进展总述
无情大火让他失去爸爸,单亲妈妈携子求助
原本阿斌有着幸福的生活,因为一场突然降临的灾祸,改变了生活的轨迹。2022年1月28日家中失火,全屋烧毁,老公当时抢救无效去世,小儿子铭铭大面积烧伤送往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
老公去世,全家人也断了经济来源,从此以后没有了依靠,只有作为母亲的坚强。为了给孩子看病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在孩子住院期间治疗费用花费了11万余元。
4月6日出院,但是铭铭回家康复得不理想,疤痕增生厉害,疤痕挛缩厉害,严重影响功能无法正常行走。4月25日在省人民医院做了激光治疗,耗资7万元,后又被告知激光已经不能解决功能问题。
7月,妈妈带着铭铭,慕名来到湖南长沙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为孩子情况比较严重,要面临手术,和长期的抗瘢痕,费用还需要很多很多。家已经被大火烧毁,两个女儿寄居在亲戚家求学,妈妈又没有工作,生活没有来源,真的不知如何是好,感谢好心人们的援手,感谢医护人员,盼望孩子慢慢可以走出困境。
-
2022-12-31 《烙印天使》项目2022.10-2022.12项目进展
一、项目整体进展
亲爱的大病患者守护者:
您好,感恩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注与保护,他们在您的守护下,正积极接受康复治疗,重获健康。愿这些患者能远离病魔的折磨,能时刻充满爱与希望。烙印天使项目2022年10月-2022年12月新增烧烫伤患者求助2人,资助患者7人(数据含往年、往期救助人员),实际收入、支出数据在项目阶段性报告中披露。
二、项目进展总述
烧伤后遇到种种困难仍坚强面对
丽娜(化名),家住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州。几年前和丈夫离婚,和女儿相依为命,没想到前夫探视孩子的时候强行把孩子带走,致使丽娜换上了抑郁症,只不过那时并不清楚这个病。更不幸的是2019年10月祸从天降,不幸的意外烫伤。
2019年10月份因为意外被烧伤,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二个多月,出院之后坐轮椅半年多,后续2年又做了七次手术,累计花了20万元,但是治疗效果一直很不理想。经过朋友推荐,2021年9月来到西安西京医院治疗,皮瓣移植手术需要做两期,第一期埋皮下扩张器,第二期做皮瓣移植,做了第一期手术花了5万多元,现在需要做第二期手术,大概需要20万元。身体的伤痛丽娜都可以忍受,但是感情的创伤一直是自己心里的结。
孩子是唯一的支柱
因为遭受强行和孩子分离,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心痛不已,身患抑郁症,如今快三年了,每每想到心中牵挂孩子,担心孩子需要自己的时候,但自己却不在身边,是意念让丽娜坚持到现在。现在丽娜的状态很好,女儿是自己的天使,给了自己无限的勇气,丽娜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有和女儿一起面对未来的那一天。
-
2024-03-31 《烙印天使》项目2024年第一季度项目进展
2024年第一季度共救助10名患者,分别是泽泽、航航、小芹、淇淇等(化名)。感谢各位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项目故事:
2010年3月16日,襁褓中的小芹在摇篮里酣睡着,却浑然不知厄运悄悄降临至她身上。倒春寒无情地考验着人们,叫人冷得直哆嗦,奶奶害怕冻到小芹,便在她熟睡的房中升起了一盆炭火,心想外面还有些事没办完,趁她睡觉这会功夫可出门。一时的疏忽酿成大祸,一场炭火引发的大火使睡梦中的小芹奄奄一息。
经医院抢救,终于将她从死亡边缘拉回,但高额的医疗费用也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父母只能变卖家产,四处借钱。幸亏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纷纷慷慨解囊送上慰问金,并看望小芹,关切地询问小芹的治疗情况和目前整个家庭的生活现状。因其面部及左手严重烧伤,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让昔日聪明可爱的小女孩一夜间成为了人们传说中的“鬼娃”。
烧伤后期的瘢痕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还债和赚取小芹的治疗费,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小芹现由爷爷奶奶照顾。但是光靠打工赚取的一点点微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奶奶终日以泪洗面,跪在大街为孙女治病乞讨。
“我只希望有好心人能够帮我们一下,救救我的孙女,只要我孙女能够医治好,让我做牛做马都愿意”奶奶说道。
小芹意外烧伤后失去正常面容,眼、口、耳朵畸形,鼻梁缺如,左手残疾,给她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烧伤后面目全非,幼小的年纪经历过11次大手术,对身体无疑是个重大的摧残,但是小芹的是个坚强的孩子,长大后的小芹是个开朗活泼的孩子,学习刻苦,努力向上。
2023年7月、8月,2024年1月、2月,小芹均进行了阶段性手术治疗,感谢众多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小芹将会积极治疗,勇敢的面对人生。
-
2024-06-30 《烙印天使》项目2024年第二季度项目进展
2024年第二季度共救助8名患者,分别是豪豪、熙熙、小宇、博博等(化名)。感谢各位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项目故事:
在湖南省宁远县,有一户普通家庭,他们居住在自家简朴房子里。家里共有七口人,其中包括两个慈祥的老人,以及三个孩子,一个在小学三年级努力学习的小学生,一个活泼天真的幼儿园小朋友,还有一个因不幸而成为故事中心的小宝贝。
这家的顶梁柱,孩子的父亲,在外务工,尽管每个月仅有四千多元的收入,却用尽全力支撑着整个家。母亲则留在家中,既要照料两位年迈的长辈,又要教育和陪伴孩子们成长,生活虽然艰苦,但充满了爱。
然而,命运在2016年7月2日那天给他们带来了严峻考验。当时只有十个月大的小宝贝,坐在学步车中玩耍时,不慎拉倒了放在楼梯上的热水瓶,滚烫的水瞬间倾泻在他的大腿上,造成严重的烫伤。由于未购买农合保险,所有的治疗费用都需要自费,这个本已艰难的家庭不得不承担起四万余元的巨额医疗开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父亲毅然决然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康复之中。孩子经历了痛苦的治疗过程,包括瘢痕松解和植皮手术,以及漫长的抗瘢痕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最近的一次住院预计花费三万余元,尽管报销比例不高,但家人从未放弃希望。
烫伤不仅在孩子的身体上留下了痕迹,也让他的体质变得虚弱,时常受到感冒咳嗽的困扰。然而,他的性格依然保持着那份活泼与懂事,只是偶尔会因疼痛而哭泣。在这段艰难的旅程中,家庭的纽带更加牢固,每一个成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彼此支持和安慰。父母最为难忘的是那段与孩子共同对抗病痛的日子,心中满是对孩子的愧疚与疼爱,同时也对社会各界的帮助充满了感激。
2024年4月豪豪进行阶段性手术治疗,感谢众多的好心人伸出了援手,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温暖的阳光,尽管路途漫长且不易,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让这家人坚信,孩子终将健康快乐地奔跑在阳光下。
-
2024-09-30 《烙印天使》项目2024年第三季度项目进展
2024年第三季度共救助10名患者,分别是小杰、小钰、涵涵、清清等(化名)。感谢各位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项目故事:
古丽(化名)的爸爸,因早年肾炎切除了一个肾,无法干重活,只能在村里做些零碎农活补贴家用,每月收入仅有1000到1500左右。他的妻子全心全意照顾家庭和女儿,没有工作。他们住在农村自建房里,家中没有土地,生活虽不富足却也安稳。
但命运却在2024年8月1日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女儿古丽在村里玩耍时,不慎掉入未烧尽的火坑,导致双手及双腿至大腿严重烫伤。紧急送往乌苏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后,医生给予清创包扎并交代病情,由于古丽烫伤较深,伤口污染严重,可能有生命危险,建议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但古丽家考虑到经济条件问题,想在当地治疗,便把女儿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四军区医院,可这里的医生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
在九八四军区医院的医生的帮助下,他们叫救护车把女儿送到了乌鲁木齐军区总院治疗。在这里治疗上给予抗休克、防止脚坏死等对症治疗;8月6日进行了第一次植皮手术。医生告知,孩子伤势严重,需要多次植皮手术治疗。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生活照顾成本,这个普通的家庭倍感压力,乌苏市人民政府及村委会的帮助下,古丽家收到了部分捐款,其他一部分费用都是向亲戚、朋友和父老乡亲拼凑而来。
然而,古丽还需要多次植皮手术,后续的治疗费用仍是一个巨大的难题。2024年9月,项目支持古丽相关治疗,感谢爱心网友的关注和支持。
-
2024-12-31 《烙印天使》项目2024年第四季度项目进展
2024年第四季度共救助10名患者,分别是小恩、欣欣、小影、小铭等(化名)。感谢各位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项目故事:
接二连三的意外与磨难,让陕西省榆一个普通家庭深陷困境,举步维艰。三岁的女儿欣欣,本应在家人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却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意外。2023年8月17日,那本该是寻常的一天,可滚烫的热油却无情地大面积烫伤了欣欣,致使她双手功能出现障碍,脸部面容也因加压变形而改变了原本可爱的模样。
事故发生后,家人心急如焚地带着欣欣先是前往西安空军军医大学进行手术治疗,在那里住院了二十几天,为了让欣欣能更好地康复,解决因增生影响功能和面容的问题,一家人又马不停蹄地转去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至今已经花了20多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初期,欣欣的伤口加压带弹力套后,疤痕增生情况依旧严重,于是转至北京进行绷带抗疤加压治疗,至今这一过程已经快11个月了。10月份,她将面临着二次手术,由于疤痕增生过度,她的手指指缝出现粘连,手指关节还伴有半脱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及手部功能。
此次手术预计花销5万多,即便有50%的报销比例,仍需家庭自行承担一半的费用,这让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而且,欣欣在长期抗疤治疗康复的奔波中,抵抗力变差,又引发了腺样体肥大,目前还在药物治疗阶段,身体承受着多重病痛的折磨。
祸不单行,今年8月17日,家里的顶梁柱之一“爷爷”,从3米高的地方不慎摔下,导致腰椎骨折,急需做手术。奶奶不得不去照顾躺在病床上的爷爷,家庭因此失去了这部分重要的收入来源。原本爸爸妈妈在家务农,靠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打工维持生活,每个月总收入也就3000多,现在更是陷入了绝境。
这个家庭没有商业保险,面对如此高额的医疗费用和生活的重重困难,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他们只能怀揣着对女儿康复的殷切希望,在艰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欣欣是一个可爱又坚强的孩子,尽管遭受了这么多痛苦,却依然努力地与病魔抗争着。
2024年10月项目给予欣欣手术支持,感谢爱心网友的支持,希望这次手术可以让她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自由地使用双手,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
2025-03-31 为烧伤少年撑起希望
2024年11月23日中午,小雨在自家厕所玩耍时,不小心点燃了疫情期间剩下的半桶酒精,瞬间火焰肆虐。孩子惊慌呼救,妈妈闻声赶来,毫不犹豫地用淋浴头灭火,随后紧急拨打120。急救车先将小雨送至当地中心医院,可医生查看烧伤情况后表示无力救治,需转院。父亲接到电话后立刻从单位赶到医院,与医生沟通后,迅速将孩子转至济南市中心医院。
入院时,小雨被诊断为全身70%-79%烧伤,情况极其危急,当即被送进监护室。入院第一天,医疗费用就高达五万,随后几天每天一万多。好不容易度过三天休克危险期,11月27日,小雨接受了第一次清创手术,手术治疗费高达17万多。术后,每三四天就要进行一次换药,费用约五万。截至目前,治疗总花费已超90万,自费部分高达56万多,医保报销比例仅38%左右。主治医生表示,后续还需进行植皮手术和漫长的康复治疗。如今,小雨已完成清创手术,正在等待下周的植皮手术,每一分每一秒对他和家人来说都无比煎熬。
这场意外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剧痛,更是经济上的灭顶之灾。为了给小雨治病,家里的积蓄迅速见底。父亲原本是家庭的顶梁柱,失业半年后才刚找到一个普工的工作,月工资5000左右,可孩子出事至今,父亲请假照顾孩子,没了收入。母亲在家照顾患者和年幼的弟弟,本就无稳定收入,如今更是分身乏术。目前,孩子的治疗费用已花去56万多,每月房租水电费1500元,生活伙食费1000元左右,每一笔支出都让家人倍感压力。为了筹措治疗费,家里向亲人借了20万元,可后续还有高额的植皮手术和康复治疗费用,面对这天文数字般的开销,家人感到无比绝望。
小雨是个品学兼优、爱好打羽毛球、性格开朗活泼的初二学生。他懂事乖巧,经常帮妈妈照顾弟弟,是家里的小暖男,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意外发生后,即便身体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在转院途中,小雨还忍着疼痛安慰爸爸妈妈说自己错了,以后不玩火了,真是让人心疼不已。
-
2025-06-30 烫伤宝宝的重生之路
一、从乡村到城市:7小时转运的生死时速
“孩子哭的那一声,像刀子剜心。”母亲小楠至今记得,她转身拿水壶的瞬间,学步车里的尧尧伸手一推,滚烫的开水泼在胸前和大腿上,白嫩的皮肤瞬间红肿起泡。当地医院看了直摇头:“赶紧转大同!”
从村子到大同第三人民医院,一个多小时的颠簸里,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急诊室里,医生检查后又递来一张转院单:“去太原,那里能做植皮。”9点登上急救车时,尧尧已经开始休克,护士一路捏着他的小手说“宝宝加油”。凌晨12点半抵达太原第七人民医院,医生连夜清创时,父亲大海蹲在走廊,烟抽了一根又一根,直到天亮才敢看孩子裹满纱布的身体。
4月30日的植皮手术,医生从尧尧的左大腿取皮,覆盖烫伤的创面。“麻药过后,他疼得浑身抖,却没力气哭大声。”母亲摸着孩子未受伤的小脚丫,“现在每天换药,他一看到医生就攥紧我的手指,可换完药还会对着我笑,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二、被烫伤的不仅是皮肤:家庭经济的骤然崩塌
这个山西农村家庭,原本靠着父亲打零工、爷爷种地、姥姥姥爷开小卖铺过着平淡日子。可一场意外,让所有计划都成了泡影:
-120急救费6000元、人体蛋白5万元(全自费)、植皮手术3万元,短短几天已花光8.6万
-父亲停工陪床,每月少了3000多元收入;母亲日夜守着病房,连娘家小卖铺都顾不上
-车贷3万还没还清,向姐姐借的1万、朋友的5000元,早已填进治疗费的窟窿
“那台哈弗大狗是今年刚买的,本想拉货挣钱,现在估价6万,昨天联系了二手车商,只要能凑够孩子的药费,今天就能卖。”父亲的声音发哑,“孩子每天的治疗费1500元,我们俩一天吃饭只花50元,就怕断了药。”
最让父母揪心的是,孩子看到水就浑身发抖。“以前给他洗澡他笑得咯咯响,现在换尿布碰到温水都哭。”母亲红着眼眶,“医生说后续还要做瘢痕修复,报销只有10%,可我们连眼前的住院费都快交不上了。”
三、守望伤口愈合:比皮肤更坚韧的是希望
病房里,姥姥带来了孩子没受伤前玩的拨浪鼓,尧尧摇着摇着,突然指着窗外咿呀学语。“他是想说‘出去玩’呢。”母亲笑着抹泪,“等他好了,我带他去看村里的杏花,他还没见过春天呢。”
为了省钱,父母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小旅馆,每天轮流回去煮小米粥,再装进保温桶带到病房。“孩子能喝点粥了,昨天还咽了两口鸡蛋羹。”父亲掏出手机里的视频,画面中,尧尧含着小勺,眼睛亮晶晶的。
爷爷卖了家里的玉米,凑了8000元;奶奶在陶瓷厂加了夜班,把30元一天的工资攒起来;姥姥姥爷的小卖铺里,最贵的零食都下架了,就为多存点钱。“所有人都在帮我们,我们不能放弃。”父亲说,“只要孩子能好,以后我打三份工都愿意。”
-
2025-09-30 2岁半烧伤女孩的抗争
2023年1月26日下午3点,父母正在干农活,2岁半的女孩和哥哥在田边玩耍。谁也没想到,哥哥捡到的一个打火机,点燃了地边的杂草,火焰瞬间吞噬了年幼的女孩。“是路过的人喊‘孩子着火了’,大人才疯了一样跑过去,把她从火里抱出来。”父亲的声音里满是愧疚,当时女孩的衣服已经烧破,皮肤大面积红肿,哭声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当地县级医院说“治不了”,夫妻俩连夜包车赶往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室里,医生看着呼吸困难的女孩,严肃地说:“必须马上切气管,不然撑不过今晚。”签手术同意书时,母亲的手一直在抖,“我看着孩子被推进ICU,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她能活下来,什么都愿意做。”
在ICU的3个月,女孩先后做了4次植皮手术、2次疤痕牵拉手术,每次手术醒来,她都会哭着找妈妈,却从不拒绝治疗。“护士说,每次换药她都疼得浑身抖,却只会紧紧攥着我的手指,不吵不闹。”母亲抹着泪,“她那么小,却比我们想象中坚强。”
虽然经历了太多痛苦,女孩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她喜欢画画,即使左手不方便,也会用右手一笔一划地画太阳、小花、爸爸妈妈;每次治疗结束,她都会主动把玩具整理好,说“给其他小朋友玩”;看到妈妈难过,她会用小手擦掉妈妈的眼泪,说“妈妈别担心,我不疼”。
现在,女孩每天擦完药,就会自己看书、学写字,虽然还没上学,却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她总说‘等我好了,要去学校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母亲说,有次女孩画了一幅画,画里的自己没有疤痕,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在公园里奔跑,旁边写着“我的愿望”。
最让夫妻俩感动的是,女儿会安慰他们,在做疤痕牵拉手术,她醒来后说“妈妈,我今天很勇敢,没有哭”,还把医生奖励的小贴纸贴在妈妈衣服上,“给妈妈,妈妈也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