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更多的“新肝宝贝”创造生命奇迹——天使妈妈慈善感恩会侧记
文/本报记者 舒迪 2016-07-26期09版
“如果不是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的那次救助,我都不敢去想象小芊妤现在会是什么样……”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新肝宝贝生命奇迹———天使妈妈慈善感恩会”上,苏芊妤的妈妈梁始玲的诉说,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两年前,不到一岁的苏芊妤,被确诊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她那巨大如球的肚子,连医生看了都觉得罕见。
“如果不进行手术,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孩子很难活过一周岁。”医生说。
小芊妤当时的病情已经很严重,有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性脑病,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广东清远的农民,肝移植的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在老家务农,芊芊的爷爷还患有帕金森病,需长年治疗,全年收入只有3200元。”梁始玲说,当时全家甚至一度要她放弃对孩子的治疗,但是她坚持了下来,并且决定“割肝救子”,用自己的肝脏给孩子做肝移植手术。
“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天使妈妈基金会的帮助。”2014年7月8日,苏芊妤入住北京友谊医院普外肝移植科,她是胆闭孩子中病情比较重的一个,腹水非常严重,医院为她提前安排了手术。当年8月19日,苏芊妤顺利出院,并一直健康成长。
在治疗过程中,天使妈妈基金会共为苏芊妤募集善款64000余元,占总计11万余元治疗费用的一半多。“如果没有天使妈妈基金会的帮助,我们根本无力承担全部的治疗费用。”梁始玲说。
苏芊妤是天使妈妈基金会“新肝宝贝”项目救助的600多名患儿中的一例。“新肝宝贝”项目于2011年11月启动,专项救治因胆道闭锁等需要肝移植和需要进行手术的贫困患儿。截至目前,救助的600余例肝病患儿,约占我国儿童肝移植人数的50%,手术成功率高达95%。
“从十年前‘天使妈妈’团队成立,开始对贫困家庭重症儿童进行医疗救助开始,到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的成立,再到今天,‘天使妈妈’共救助患儿5000余名。十年的风雨兼程,‘天使妈妈’已从个案救助成长为促进相关政策完善的有力推手。”“天使妈妈”创始人邱莉莉说。
“‘天使妈妈’的故事让我很受感动,我代表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表示,今后将全力支持‘天使妈妈’的工作,希望‘天使妈妈’在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说。他还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我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天使妈妈”的常年付出,也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肯定,于2008年、2012年度两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在当天的感恩会现场,更多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开启了多个新的慈善救助项目。
“我们将在‘天使妈妈’旗下成立健康天使专项基金,并捐赠200万元,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学校改善校医务室的建设,捐助设备、工具、药品等,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初步计划完善100所校医务室。”美联集团负责人在现场表示,健康天使项目旨在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事业和贫困地区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天使妈妈’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在为多年来支持‘天使妈妈’善行的捐款人、医生、志愿者颁奖时,邱莉莉激动地说:“让我们携起手来,去帮助更多的‘新肝宝贝’创造生命奇迹。”
在当天的感恩会上,慈善拍卖环节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活动共向社会征集拍品106件,其中一幅名为“富贵满堂”的十字绣引起了诸多人士的关注。
“这件拍品的捐赠人,是一位2013年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了世界首例双多米诺交叉辅助式肝移植的患者,也是天使妈妈基金会的受助者。”主持人邱启明介绍说:“她将这幅作品送给当时的主治医生朱志军教授,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最终这幅让大家感慨不已的作品以3万元落槌敲定。而全部现场拍卖,更是募集善款共计116万余元,将全部作为天使妈妈的慈善公益基金,用于相关的救助工作,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媒体链接:
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6-07-26&verOrder=09&banzi=8&paperType=rmzx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