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对象
姓名:杨雅轩 病情: 自闭症
出生日期:2012年11月17日
地址:河北省高碑店市
性别:女
筹款金额:5万
编号:531100000854707999P17246
项目名称:
救助五岁自闭症儿
家庭经济情况说明:
夫妻二人在一家工厂没日没夜的打工,杨亮的父母年迈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夫妻二人的肩膀上,这两年杨亮夫妻除了在工厂打工其余的时间都在为女儿四处求医看病,看病需要昂贵的医药费,家里明显的入不敷出,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但都已花完。
求助原因:
女儿七八个月了还不会爬,两岁多还没有语言,甚至很少与他人有眼神的交流,到多家医院做检查,孩子被确诊为大脑发育不全,智障,孤独症。
救助方案:
经医嘱,小轩需要长期做康复训练。
项目内容:
女儿出生,全家乐开怀
杨亮,32岁,家住河北省高碑店市泗庄镇东黄垡村,兄妹二人,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杨亮初中毕业就没再往上考,在家帮父母一起在地里干农活,几年后到了结婚的年龄,杨亮经朋友介绍了认识一个姑娘,姑娘老实憨厚,相处下来感觉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好女孩,一年后二人结婚,婚后不久姑娘怀孕了,要当爹的杨亮,心中充满喜悦,2012年11月17日,随着一阵婴儿的啼哭生,女儿出生了,取名杨雅轩,孩子的到来使得这家人感觉更幸福了。
两周后走路仍跌跌撞撞
和其他小孩子不同的是,女儿从小不怎么活泼好动,七八个月了还不会爬,一周岁多了还没有语言,家人感觉可能孩子还小,等到两周岁时不会爬行的杨雅轩会走了,但却很少说话,甚至叠字音也不会(比如爸爸,妈妈的音),甚至很少与他人有眼神的交流,杨亮和妻子感觉孩子和其他小孩差距太大,就带孩子到多家医院做检查,孩子被确诊为大脑发育不全,智障,孤独症。
四处求医,生活入不敷出
残酷的事实让这家人陷入了悲痛,但悲伤过后杨亮一家人选择坚强,即使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瞧病,杨亮夫妻二人在一家工厂没日没夜的打工,杨亮的父母年迈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夫妻二人的肩膀上,这两年杨亮夫妻除了在工厂打工其余的时间都在为女儿四处求医看病,看病需要昂贵的医药费,家里明显的入不敷出,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但都已花完。
治疗的最佳康复期
孩子还小,孩子是无辜的,很长时间来杨亮都不敢直视孩子痛苦迷茫的眼神,他心痛自责,经常无意识的流下心疼眼泪,几年来跑过很多的大小医院,先是保定地区的医院,然后去过石家庄,天津,郑州的医院,后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自闭症,智力障碍后,又去了上海,给孩子求医,即使再难也没放弃过对孩子的治疗,为孩子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且能向朋友能借的都借了,医生一致说现在是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期,他坚持不能耽误孩子一辈子,所以即使倾尽所有也好给孩子治病,目前在北京儿童医院拿药,加上在一家儿童康复中心做康复,一个月的费用要两万多,他夫妻二人咬牙坚持着。
生活很艰辛,但要坚持有下去
对于给孩子看病,让孩子尽可能的恢复到可以进入正常学校的这个信念,在杨亮心中从未磨灭过,这些年给孩子求医的路上,给看过病的主治医师一直认为,孩子要进行康复训练,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亮夫妇来到了北京世博康康复中心,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孩子可以喊奶奶,爸爸,妈妈,四肢的协调性也有很大的改善,这个结果使杨亮夫妇对生活燃起了更大的希望,但由于这几年的花费,家里实在没有大笔的钱来给孩子做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但他为了孩子的明天坚持着,现今的杨亮这个三尺男儿明显比同龄人苍老。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
生活是艰辛的,坎坷的,但生活又是有爱的,我们的人间是温暖的,希望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点亮杨亮夫妇的心,给这个可爱的孩子一个美好的明天
-
2018-10-23 救助进展20181023
天使妈妈为患儿转入善款:
-
2018-08-14 救助进展20180814
天使妈妈为杨雅轩转入善款222元
-
2017-12-15 救助进展2017-12-15
可完成拼插、配对、分类等简单认知,注意力集中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已提高至5分钟。平衡能力有较大提高。 -
2017-12-15 其他平台救助链接
捐助人 | 金额 | 支付来源 | 时间 |
---|---|---|---|
Mark | ¥5.00 | 支付宝 | 2018-01-05 15:09:22 |
支出金额 | 时间 | 备注 |
---|---|---|
¥60000.00 | 2018-09-29 00:00:00 | |
¥222.00 | 2018-06-13 00:00:00 | |
¥60000.00 | 2017-10-12 00: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