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正是一个撒欢奔跑,梦想无限的年纪,而一个成长中的男孩子,最爱说的也许是“我是一个男子汉!这有什么好怕的?”又或者“有什么了不起?”
逞强、好胜、冒险与挑战,才是让青春飞扬的最亮光芒,然而,这一切本该最普通的时间却被每周三次的透析治疗硬生生的剥夺了, “那时候放暑假,孩子半夜呕吐,以为是他吃坏了肚子。”妈妈说,两三个月以后,孩子迟迟不见好转,又出现贫血、乏力症状,一个好动的孩子突然蔫下来了。
“慢性肾衰,肾性贫血”,至今妈妈还记得儿子诊断书上这8个字排列的模样。因为这几个字,意味着儿子患上了尿毒症。她记得那是2012年9月末,暑热尚在,她却觉得冷,手不自主地开始抽搐,嘴角颤巍巍不听使唤,脑子一片空白。
因为定期的透析,孩子被迫放弃了学业;因为没钱,妈妈不敢带王剑出门,除了去医院,平常时间只能留在家里:“王剑可想出去逛逛了,我知道他想看看北京是什么样子,可是我不敢带他出门,因为要是他看上了什么,我也没钱买给他……”不想让孩子失望,就只能让孩子在家里,自己看书,自己学习,自己玩耍,孩子变得沉默而敏感。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每周一、三、五早晨,妈妈都要骑着自行车带王剑去儿童医院,将孩子送进透析室,自己就到医院对面的小餐馆端盘子洗碗,每小时收入13元。过了中午,王剑透析结束,她再把孩子接回来。
剩余的时间,王妈妈每天都会在不工作的时间里缝制坐垫,两到三天一个,一针一线,一个两个三个,不停地缝制,只希望能多攥一点钱……
谈到孩子的病,谈到王妈妈每天送孩子去医院后,在饭馆里帮厨,接送,很辛苦,很累,王妈妈只是不住的说“我不辛苦,就是我这当妈的没出息,给不了他什么,让孩子受罪……”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辛苦的妈妈却不能流露出脆弱与疲惫,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住了,妈妈会不由自主的坐在院子里发呆,想着”我这孩子病什么时候能好啊……“说着说着,妈妈突然失声痛哭,双手却使劲的按着自己的头部和有些发颤的双臂,那正是神经与肌肉长期紧张的表现之一……
一个简单的手工坐垫,谈不上精美,却是妈妈所有的精神寄托与希望,朴实的配色与材质,就像妈妈的爱一样,温暖、实在,如果你愿意帮妈妈,帮孩子一把,就带走一个吧!
-
2014-11-03 王家家长收款证明
-
2014-11-03 王剑费用报销单
捐助人 | 金额 | 支付来源 | 时间 |
---|---|---|---|
平台筹款 | ¥300.00 | 现金 | 2015-12-01 10:57:06 |
平台筹款 | ¥630.00 | 现金 | 2015-12-01 10:54:09 |
平台筹款 | ¥172.91 | 现金 | 2015-12-01 10:54:13 |
平台筹款 | ¥200.00 | 现金 | 2015-12-01 10:53:41 |
平台筹款 | ¥500.00 | 现金 | 2015-12-01 10:53:13 |